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近日表示,我國鋼鐵行業已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過剩產能1億至1.5億噸的上限目標。目前,市場環境明顯改善,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有效緩解,優質產能得到發揮,企業效益明顯好轉。
2018年前11個月,全國共生產生鐵、粗鋼和鋼材7.08億噸、8.57億噸和10.13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44%、6.73%和8.30%。其中中鋼協會員企業產量增速明顯低于非會員企業。
得益于持續深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前11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02億元,同比增長63.54%;銷售利潤率7.45%,達到了工業行業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同比再降3.39個百分點至65.74%,半數企業負債率已降至60%以下。
進入11月份以后,冷拉扁鋼等鋼材價格出現了快速下滑,12月份又有所回升。年末鋼材價格的快速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需求減弱、產量增長、貿易保護以及環保限產政策執行尺度的不均衡等等,但更主要的是市場預期,對后市不看好,市場信心脆弱。他還提示,鋼材出口數量已經連續三年下降,應引起全行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