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多項金融數據環比回落
據經濟參考報分析,央行11日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927億元,同比少增631億元,也低于6月的1.81萬億元;初步統計,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6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億元,但低于6月的3.43萬億元。7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有較大幅度回落,也低于此前的市場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人民幣貸款環比季節性少增,同比則為年內首度少增,“總量適度”政策影響初現。不過,剔除非銀貸款后,7月人民幣貸款同比仍為多增,顯示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并沒有明顯減弱。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表示,從結構上看,7月人民幣貸款增長低于預期,但結構有所優化,貸款少增主要源于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的少增,中長期貸款整體不差。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環比也有所下降。王青表示,7月社融環比顯著少增,除人民幣貸款少增外,當月表外票據融資、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融資增量也明顯不及上月。7月社融同比保持多增,主要原因是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以及表外融資大幅少減。另外,7月M2增速從上月的11.1%回落至10.7%,略低于預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M2增速下降,主因之一是貨幣政策由抗疫期間的“緊急”模式切回“穩健”適度的軌道上,流動性調控更強調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同時注意把握好節奏和優化結構。值得注意的是,7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3.8個百分點。溫彬表示,從M1增速看,7月6.9%的增速創下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或說明企業資金運用的活躍度提升,經濟恢復將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