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硬著頭皮也要頂風作浪?
資訊8月20日消息: 8月素來不凡,建材玻璃在連漲4個月后終于降溫,黑色的鐵礦又挾著一波波滾燙故事甚囂塵上。**近炒得**熱的要屬鐵礦石了——上周五,大商所對于鐵礦石期貨在存量合約修改規則、增加2個交割品牌(因為規則的變化,立刻縮水20元/噸)。 頓時,市場上噓聲一片。有打著“如何正確的打壓鐵礦石價格”旗幟的鏗鏘態度派,認為“可以增加交割品牌/可以修改品牌升貼水,一樣可以影響價格重心,不應該直接動老合約。”也有“之前交割條例中注明可以應對突發事件增交割品”的體貼支持派。 那么所謂的“破壞交易規則的行為”如何理解才不為過?09礦合約問題到底能否有效解決?現在鐵礦09和01兩個合約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如何交易好期貨換月行情,市場接下來的核心交易邏該如何把握,我們一起好好捋一捋。 理解“交易所修改交割規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首先,對于近期頗受市場關注的“交易所修改交割規則”問題: 交易所擴大交割品種,已經明確的向市場表明了態度,對于鐵礦石現在過快上漲表示擔憂。但目前鐵礦石市場供應方面,港口卸船進度慢,而鋼廠生產量高,疏港量高,導致港口庫存不斷下降,而且庫存結構中,球團和塊礦比率高,粉礦比率低,結構明顯不合理。 而鋼廠為保生產穩定,調整配比緩慢。因此粉礦價格堅挺!而盤面主要以粉礦定價的,而之前鐵礦石貼水在原料中算大的。上漲也有其合理性。并不僅僅是市場炒作。近月合約現在交割品增多,倉單成本下移,回調一下是對政策的回應。但在當前基本面來看,如果不看到鋼廠減產,鐵礦石持續下降是很難見到的。 現在鐵礦市場已經不單是多空,更上升到是非和利益的爭論了,客觀來講,交易所增加交割品且在09合約上開始實行,是否違背常理和法律?只要搞懂這個,就可以了,而再交易所增交割品之前,朋友們都應該知道,我說不排除交易所增加交割品的規則從09上開始,當時理由有二: ****,就法理來講,在去年澳洲礦山突然砍掉高品金布巴供應而只提供中低品金布巴后,而我們連鐵又是緊盯金布巴為交割品的,交易所去年對交割規則深入研究后,把交割品品味往下跟著澳洲礦山降,實施合約是新合約的現在2009合約,并且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不可抗力的繼續發生,因為這兩年鐵礦事故事件太多,所以交易所之前交割條例中很明顯就注明可以應對突發事件而增交割品的。 第二,都說期貨圣地芝商所,也就是中行投機多單爆虧的05美原油合約,芝商所也是臨時把交易價格修改到負數,這是**代表國際期貨的交易所都能修改規則在當下合約執行,大商所就不行,改了就影響聲譽和國際化。當時我是從這兩方面提過,價格繼續非理性,大商所不排除在09合約上就實施新交割規則。所以,就我的角度而言,法理和常理,大商所應對特殊時期的做法沒有詬病的地方,為多空雙方獲得更加公平的交割環節,是值得贊揚的。 螺紋后期要漲,還是要依靠堅實的供需面,一是前期政策邊際利多效應遞減,二是今年螺紋庫存去化困難,三是需求能否在后期較好爆發,這是后期關鍵,目前基本面有改善,但不足以推高,繼續高位震蕩。 除了理解所謂的“破壞交易規則的行為”,有關現在09和01兩個合約的核心矛盾撲克智咖胡屹細致分析道: 首先,對于鐵礦,我想拆成兩部分去回答——第1個部分是,應該如何去理解所謂“破壞交易規則的行為”?第2個部分是,現在09和01兩個合約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1、我記得在很早之前,聽過一場許小年的演講,里面就探討過市場經濟和政府干預下的市場經濟,然后,就談到了應然和實然兩個問題。 學者探討這市場應該怎么樣自由,這叫應然問題;而當前市場發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是實然問題。分析師也好、網評者也好、經濟學家也好,談應然問題居多。但在交易中,你要解決的,卻是實然的問題。以上理念,投射到交易中就是,就算你認為交易所在“破壞交易規則”(應然);但是,還是要從已經發生的實際出發,理解監管的意思,搞明白為什么這么做出(實然)。 而目前已經下達的三道****,我的理解就是——反映出監管的容忍度在收縮,降溫意圖在升級。 第1道限制交易,指向01和09增量資金; 第2道風險警示,指向09存量資金; 第3道擴大交割,看似指向交割,實際指向的是09存量、而又不是交割的資金。 可以看出,這三道措施,是非常明顯的遞進關系。后續,如果市場還不能夠回歸理性,09合約的大量投機頭寸還是不能減下來的話,那我相信,后面還會有更多降溫措施。 至于現在去談“09合約是在走交割貼水修復行情”。直白講,這實際上就是投機的說辭。因為客觀看鐵礦石的交割,歷來進入交割月份時,盤面剩余的頭寸都不會超過1萬手。而現在,已是8月中旬,上周持倉量30萬,這么大的資金,難道都是要進入交割環節的?很顯然,不是。就是投機的邏輯罷了。 另外,我本身就是做投機的趨勢策略選手,在6月份時,對于09合約“貼水修復”的機會,我是看到并提出且做多的。當時的市場,確實只有少數的人看到了這個大機會。但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這個貼水,使得大量的資金到現在還在09戀戰,那么,交易太擁擠了,這個機會就已經不再是機會,而是風險了。 那針對這樣的投機風險,交易所職責所在,出臺降溫措施,其實是情理之中。(只不過對我們投資者來說,問題在于,在真正的措施出臺之前,很難預測監管對于投機的容忍度究竟在哪。但在措施出臺后,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所以,這時候,糾結氣憤“違背市場規則”與否并不重要,理解交易所的用意,不“頂風作案”,才是重點。 2、可以確定的是,09合約隨著資金的流出,投機資金行為基本告一段落。 問題在于,01合約是否能夠接力? 首先要說的是,存在一個概念上的混淆,必須搞清楚。那就是,盯著現貨去看基差,僅對近月合約有價值。而01未來還有長達4個月的基本面變化,當前的基差,是沒有作用的。因此,如果要判斷01能否延續09的長期上漲格局,那就必須從長線上,對未來,有非常明確的、對于供需和庫存緊缺的判斷。 但問題在于,今年的供需,疊加了疫情對于產地和港口兩端的多重擾動,長線邏輯上,很難展望到四個月那么久。根據以上梳理,**后落到交易上,只能說,如果長線頭寸價格成本非常好,且你能夠承受波動,那可以一試。但就當前價格來說,新進場01談長線預期,并不合理。 接下來寫螺紋。螺紋在我看來還是有點弱的——對比鐵礦很弱、對比熱卷也弱。 但是,在鐵礦居高不下、焦炭利潤300+的情況下,螺紋已經被成本擠壓的沒什么利潤空間,也就使得鋼廠不得不挺價。 這是現貨的現狀。 螺紋現在的矛盾則在于,期貨預期非常好(已經拉出了平水),現貨卻只是成本支撐跌不下去而已,供需實則沒什么亮點,始終漲不動。 所以,下一步,不能再看預期,因為預期(期貨)已經平水,沒有空間了。必須要看到實際需求(現貨)走強,才有繼續上漲的條件。 黑色成材、原料端**新情況 除了關注黑色熱點爭議問題之外,我們通過智咖劉知易看看黑色成材、原料端的**新情況: 需求端:本周237家建筑鋼材貿易商日均成交量為21.4萬噸,環比上周增加1.15萬噸。隨著梅雨季節的過去,成交繼續小幅放量。進入8月后,雨水將明顯減少,高溫天氣增多,需求釋放仍會少量遇阻,預計后期成交會好轉,但全面上升還需等待。總體來看,當下需求能否持續放量是期、現貨價格能否繼續上漲的關鍵因素。本周華北、東北雨水較多,下周天氣好轉,需求應能恢復。 庫存端:本周螺紋鋼廠庫存環比增加13.95萬噸,社會庫存減少0.74萬噸,總庫存增加13.21萬噸,由上周的降庫再次轉為增庫。預計下周產量變化不大,而需求會繼續邊際好轉,庫存仍需觀察下降趨勢是否持續。預計未來1-2周去庫速度仍不明顯! 安全邊際:本周的基差變化不大,螺紋01合約價格相對于現貨價格相對高估。 綜合結論:從產業層面來看,供給端高位回落,偏低利潤仍然會壓制產量釋放,而需求隨著市場心態的好轉有所轉好,汛期基本過去,但高溫仍會抑制需求釋放,故釋放的持續性還需觀察。成本層面,焦炭價格相對企穩且后期可能轉漲,鐵礦價格持續創新高,總體來看成本端維持高位,鐵礦不降則成本下降空間有限。從宏觀層面來看,7-8月流動性仍然相對偏緊,宏觀驅動持續負值,但對價格影響不大。故成材總體處于:宏觀中性+成本強支撐+供需仍相對偏弱的格局,由于成本強支撐,當下螺紋現貨回調空間有限,熱卷供需仍強,值得關注。預計下周成材市場在鐵礦強勢的帶動下將繼續上漲,但空間相對有限,有可能出現階段性高點,故不建議追高,宜逢高減多單,即重點關注8月21日的時間周期拐點。 【原料端】鐵礦石:本周45港口庫存環比降23萬噸至11323萬噸,在港船舶數177艘。隨著鐵礦產量的增加,日均疏港量329萬噸,環比增加13萬噸。分品種中,澳洲礦庫存再度下滑,而巴西礦持續累積;粗粉庫存再度下滑,而球團、塊礦庫存上升。鐵礦目前供需兩旺,疏港量維持高位,預計港口庫存后期有再度轉為去庫的可能。 黑色系總評:中期走勢,我們認為這波上漲可能還沒結束,可能要持續到11月份,但8月中之后有調整需求。本周成材成交繼續小幅放量,市場做多情緒不足,商家仍顯謹慎,高庫存依舊壓制價格彈性。原料方面,鐵礦預計維持強勢,由于09礦臨近交割月的博弈,行情部分兌現軟逼倉,且交割規對盤面影響偏空,短期博弈加大。綜合來看,預計下周的黑色期貨市場先揚后抑,整體走勢略偏強,有可能在21號前后構筑階段性高點。預計下一個產業邏輯可能切換為鐵礦回調帶動成本下移,成材跟隨調整,但成材供需環比會有好轉,故價格下跌空間整體有限。 總結,我感覺多頭能量釋放快告一個段落了,目前可能是處于變盤窗口期前后了,01礦換月的多頭成本價格不低的,高價持倉存在一定的風險的,這個風險也只有釋放后,看現貨礦下方支撐到底在哪里,才有利于后期的再健康上漲的,因此,我認為從2020-08-20 起追高不可以,獲利離場觀望較好,寧愿等著回調后再說的,而想摸頂的朋友,得回調考慮嘗試,但要做好止損止盈措施。